
在往錄音室途中的捷運車廂內看完了『刺蝟的優雅』最終篇章。
不騙你!要不是在公共場合而是在自己家裡,我一定把書一摔,大叫著~這什麼爛結局啊!
我耐著性子,不斷安撫自己那沒什麼哲學思想細胞的腦袋,幾次被書中那不合常理的聰慧、智慧異於常人的十二歲少女的、深刻思想搞瘋的我,得到的最後回饋竟然是這樣的完結?
而前大段對於門房處心積慮隱瞞自己的豐富學識涵養與見解,刻意在高級住宅區高社會階層面前,偽裝成庸俗無知又粗鄙的行為,我百思不得其解甚至認為~有點矯情造作的地步。
有必要這樣嗎?~這是我對門房荷妮常常有的質疑。
這年紀有可能想到這些嗎?~則是我對十二歲芭洛瑪提出深刻思想時的旁觀態度。
直到小津先生的出現,我才在這書中開始找到繼續往下讀的欲望與興趣。
或者自己那淺薄的腦袋裡面就是充滿著膚淺的對愛情的憧憬,什麼學派的深刻思想與哲理的探討,都不如愛情的火花那般引起我濃厚的興趣,因此~當小津先生出現,開始與門房荷妮產生微妙且相知相惜的互動時,一探究竟的衝動讓我在最近這三天努力不懈的把書看下去。
而就在荷妮看似曙光初露的美好未來即將因小津先生的出現而展開時,就在憤世嫉俗鄙視父母親姐姐等人想放火燒房子並且自殺的芭洛瑪,開始因為交到能心靈契合的忘年之交,而開始改變一些人生觀的樂觀時刻,一場車禍,讓我隨著荷妮的驟逝感到無比錯愕!
彷彿興高采烈的孩子迫不及待拆開一層又一層的聖誕禮物,沒想到在層層包裝紙裡面,只是一個什麼都沒有的空紙盒。
失望,失落,還有生氣!
對!我對作者安排這樣的結局感到生氣!我覺得作者根本是在耍我嘛!
更生氣作者讓人在以為荷瑪終於擺脫其姐悲慘的遭遇陰霾,卻用車禍驟世來向悲慘的宿命妥協!
我甚至想~作者是不是寫累啦?以前自己在編故事時,也常因為寫到後來太累了,就會想給主角之一來個重病身亡跳樓自殺飛機意外等等畫下句點,讓人空留餘恨惆悵再三什麼的。
在這本厚重的書當中,藉著兩位女主角不斷反覆闡述許多哲思與人生道理,我看得頭昏眼花之餘翻到作者簡歷看看,一看,就有些明白了!其實,作者就是想藉由書中兩位女主角,來闡述並反覆論證許多哲學思想,或她對人生真諦道理的看法,以及對美與藝術的見解。
以上,是三月初剛讀完這本書所迅速寫下的心得~我知道有幾分下筆匆促未經大腦的盧莽。而後許多雜事把時間跟思緒都切的碎碎細細的,《為了女兒的增肥計畫不斷絞盡腦汁採買並親自下廚準備晚餐加消夜;參加新的健身房忙著體驗各種不同課程;還有看上連續劇蝸居,天天時間一到就被綁在電視前的制約》,一轉眼都到了三月下旬了,再不做個完結,讀書會又將進行到下個月的書目囉!
不諱言的說,這本書我讀了好久時間~斷斷續續的讀,因為自己實在太沒有哲學思想的慧根了!書中不斷出現的一堆人名和學術名稱《我甚至不知道該怎麼給一個統稱才恰當!》什麼學什麼學的,還有一些電影或著作也沒看過,多少對文章中的許多段落沒辦法有很深的體會。
現在回頭翻翻書頁,其實發現我還是在許多處畫了線,就算不完全透徹明白或認同書中人的所有觀念,但仍然有許多精闢的句子與解析讓我拍手讚好!
『藉著模仿大人所有最不好的缺點來讓自己變成大人,這實在是很奇怪的人生觀。』
『對美貌,我們可以原諒一切,哪怕是庸俗。才智是大自然贈與貧窮小孩的平衡物,但是對於醜陋的人而言,它似乎不再是適合的補償品…』
『在這個世界中,最高等的才智是對語言的掌握能力』
『假如真有一件事令我討厭的話,那就是把自己的無能與變態轉變誠信條』
『在我們的世界中,我們必須不斷的建設自己的成人人格,這個不穩定、曇花一現,脆弱無比,掩飾絕望的彆腳組合體站在自己的鏡子前面,訴說一些自己需要相信的謊言』
『〈電視裡〉所有的影像彼此之間都沒有關聯,唯一能把他們連結在一起的就是評論員』
『危害人群,通常是家傳本領』
『偉大的藝術傑作是種美的模式,這模式能在我們的心中產生永恆的恰到好處感』
『渴望,讓我們繼續生存,也讓我們受苦受難』
『吐露生活的一切,不等於是托付心靈。』
『一個人如果沒有文化,就不是文明的動物,只是一頭野獸』
尤其是那十二歲有著深刻思想的富家女芭洛瑪,描述她面對心理醫生所採取挑釁的態度,以及她冷眼旁觀母親跟其他貴婦為了搶一條蕾絲內褲,表面佯裝優雅高貴卻難掩爭奪的醜態時,真是把我笑到不行!
至於書中著墨甚多的對美對藝術的見解,人格高尚或低下的區別,擁有的是深刻或是膚淺的價值觀與內在,我一邊看書一邊不斷有質疑聲音出現~
要喜歡並且看過很多世界名著,喜歡看日本有名電影大師的電影,會欣賞茶道茶花之美,能透徹了解各派畫風或藝術作品,才算是有深度的人嗎?
若是,那為了讓自己變成這樣有深度的人,所以也去讀去看這些電影這類著作欣賞這些藝術品,如不能從中真正獲得心靈或智慧的啟發與豐饒,那還算不算有深度,人格還算高尚嗎?
而如果一齣通俗連續劇或一本市場導向暢銷小說,也能讓人獲得同樣的收穫,難道看連續劇看言情小說的人就屬於不夠高尚,沒有深度的人嗎?
此外,我也一邊讀著十二歲女生的深刻思想一邊回憶,突然想到是否在人的成長過程中,總會有段時期是非常像法官,隨時以自以為是的眼光審視並且批判身邊周遭的一切人事物?那個時候會覺得自己根本就是不流俗的思想家跟理想主義者,看不慣大人世界的一切庸俗,把許多社會化的現象視為可笑可悲的鬧劇,一邊用成人在這社會汲汲營營所獲得的資源滋養著我們無法無天批判一切的腦袋,同時也豢養著我們的身軀,一直到自己跨入成人世界那天。
是否成人世界裡,社會階級一切制度規章都如書中十二歲少女的深刻思想所言,都是那麼虛假與荒唐可笑?
是否已進入成人世界太久的我已經失去深刻思想的能力,也變成芭洛瑪眼中如鴿白藍或母親庸俗不堪,一點都不優雅的人了呢?
我又自問~怎樣的舉止行為被定義為優雅呢?如果以普世大眾所認定的標準,是否要舉止儀態大方得體,氣質高貴,言之有物,談吐得宜,動作溫文有禮溫柔…,那這些不也是社會規範的一種價值觀嗎?芭洛瑪對荷妮的優雅定義,是所有人對優雅的定義嗎?
又突然想起那天女兒回家問我一個回家功課題目~什麼是美?什麼是藝術?
我想了很久,覺得這真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美是什麼?藝術又是什麼?優雅是什麼?是不是這一切問題的答案都存在個人的胸壑之中,自有定見各有看法,沒有誰對誰錯呢?
一篇心得中出現了無數次的問號,可見我真是個沒有深刻思想的庸碌之輩!
就讓我以這首茶花之女,擷取一段話當做結尾吧~
萬物皆空,執迷者為美而哭泣,眾生為瑣事而執著。且讓我們喝杯茶吧,看看茶花吧~!
閱讀資訊
刺蝟的優雅
作者~妙麗葉芭貝里
出版社~商周出版
那些優雅的閱讀姿態~
※三月版主mei的雨中書:有些夏雨~《刺蝟的優雅》讀後
@存在的美好:
JC:刺蝟的優雅
Tanya:哲學教授的小說課---《刺蝟的優雅》vs.《孤獨白》
Deines:美麗的文字,詩意律動的法式優雅-我讀「刺蝟的優雅」
zoza:《刺蝟的優雅》讀後 & 電影觀後
永永:<刺蝟的優雅>讀後
山谷巫婆:也讀刺蝟的優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