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幾天寫了一篇「三姨媽,一路好走」,緬懷自己印象中三姨媽戲劇曲折的一生。

昨天又參加了「花椒之味」媒體試映會,兩件事情在心中發酵的關係吧,今天突然就想起「千江有水千江月」這部小說來。

在2009年我們一群部落格朋友有個天涯讀書會,來自世界各地的格友,約定一個月閱讀一本書,並書寫心得分享連結〈文後的連結我捨不得刪,雖然多半連結失敗因為奇摩部落格關閉的關係,但那是生命中美好的曾經〉,當時我就寫下了這篇。

我覺得親情,是人世間至重至深的情感,行經人生到某個階段會發現,親情的深重遠超過愛情的重量。

愛情可以是這段結束另一段重來,親情,卻是一旦存在就割捨不斷的牽絆與糾纏!

2009.12.08

記得高一暑假收到小學摯友小魏的信,在那個電腦手機均未普及,尤頻繁以筆談心的年代,書信往返是生命中熟稔如今卻難以回復的曾經之ㄧ。小魏在信末寫下一段話:你認為自己像「紅樓夢」裡的黛玉或是「京華煙雲」裡的姚木蘭?我自己則是寧願像「千江有水千江月」裡的貞觀。當時我一看,內心羞赧~誰是姚木蘭誰又是貞觀啊?二話不說,立刻找這兩本書來看,這便是我第一次看千江有水千江月。

青澀年華容易被書中情愛所感動,當時很是憧憬大信貞觀之間心靈契合知心相交的情感互動,但是對於兩人最後的結局實在覺得莫名奇妙!但在那段大量閱讀情愛小說的懵懂心靈中,似乎認定悲劇收場才是最淒美的愛情,於是對於作者如此安排也就勉強接受。

 

二十年後重讀千江,吸引我的不再是兩人之間的情愛場景,〈甚至兩人過分文藝腔的對白會讓我笑場,覺得太過矯情啦!〉,讓我細心咀嚼回味,並反覆低迴映證的是關於大家族中親人之間的情意與恩惠,以及老一輩人對許多優良傳統的維護與傳承的心意。

 

 

 

貞觀的大舅媽在得知因戰亂離家,三十年生死未知的丈夫,即將帶著結縭三十載的日籍妻子返鄉探親那段,外公說~這些年,我只知道大房有媳婦,不知道大房有兒子,外婆也說~你是怎樣想法與心思,都與阿娘吐氣,阿娘與你做主,以及得知大舅媽即將出家還願時,外婆說~如今我是寧可不要他這個兒子,不能沒有媳婦,你跟我是艱苦有份的,句句道出了公婆對這位代夫盡孝三十年的媳婦的疼惜與維護之情,為人媳者能聽到這樣的話,所有的辛苦付出與委屈也算有代價了;而大舅媽的通情達理~我歡喜兩位老人家找到兒子,銀山兄弟可以見到親爹,我和國豐三五年,伊〈日本妻子〉和他卻有三十年!若是為此丟了伊,國風豈不是不義?...更是訴盡了傳統婦女委曲求全,識大體的情操。

外公帶貞觀躲阿啟伯偷瓜的那幕,也讓人心動。~貪當然不好,而貧的本身並沒有錯。外公的不以阿啟伯為不是,除了哀矜外,是知道他沒有~家中十口。有菜就沒有飯,曬鹽的人靠天吃飯,落雨時,心也跟著浸在苦水裡。~如此的體諒包容,是人性至上寬厚仁慈的光輝。

 

因為自幼母故,我從小是由外婆帶大,外婆生了八個兒女,因此自小就生活在眾多舅舅阿姨舅媽當中,表兄妹一脫拉庫一起生活著,也吵鬧著。因此,對於書中描述許多在外婆家的點滴,以及親人間的互動有深刻的回顧感覺。也許書裡要表達的是對傳統優良美德的頌揚,因此許多蕭家大宅內人情的描繪都偏向正面,其實在大家庭生活,不全如書中那麼盡善盡美。我印象中的大家庭裡,妯娌姑嫂婆媳之間,處處是烽火的引信來源,隨時都能因為一點芝麻蒜皮小事而彼此心生不滿。時日久遠,那些誤解紛爭不但沒有隨歲月流逝雲淡風輕,反而烙印更深,形成永生甚至世代相傳的怨恨。

 

我永遠記得大舅媽跟大舅舅在外婆面前用日語交談,然後回房後外婆跟我說~騙我聽不懂日本話!懶得跟他們計較而已啦~的情景;也記得鄰居一個當婆婆的女人老愛來找大舅媽聊天,衛生習慣極差的她,三句兩句就咳吐一口痰,一邊數落家裡媳婦的不是,然後換聽大舅媽抱怨自家婆婆。幼小的心靈已經似懂非懂~啊你們一個媳婦一個婆婆兩人都不會在對方的抱怨批評中看見自己的影子嗎?還有,屢屢聽阿姨們背地裡一提及某舅媽的事蹟,總是那麼同仇敵愾,尤其以小阿姨更甚。她跟大舅媽的恩怨情仇似乎結的最深遠,其中緣由我不全明白,只約略知道許多事件跟我母親有關。

 

說到這裡,就想起貞觀跟銀蟾之間的姐妹情意來。那樣親的兩個姐妹,同睡一張床,同租房同地方工作,所有喜怒哀樂同享,所有委屈磨難一起承擔,我想,小阿姨跟我母親,也是等量的情感吧!大舅媽曾加諸母親身上的種種所形成的怨恨,加上貧困又人口眾多年代,顧得了自家孩子的肚子就顧不了小姑婆婆溫飽的情況下,新仇舊恨纏繞成巨大的網。我眼中的許多親人們,仍在這網裡走不出來,持續回溫著幾十年來的恨。

 

所以我對書中描繪的親人間的良性互動很是心儀不已,是既羨慕又忌妒的心思。千江有水千江月裡頭,蕭家大院裡一派上慈下孝的和睦融融景象,以及敦良嫻熟的女眷們是我生命中遺憾失落的那部份。或許內心深切渴望這派家族祥和之氣,也眷戀家族人齊聚ㄧ堂的感覺,所以我一直非常珍惜家族重聚的機會。只是沒想到,如此能讓四面八方平常鮮少聯絡的親友兄弟姊妹叔伯姨舅重聚ㄧ堂的,是六年前外婆的葬禮,然後是三年前三舅葬禮,接著,一年前二舅的葬禮。在這樣的場合這樣的日子,書中貞觀外婆家的熱鬧滾滾情景重現眼前,姨媽舅媽各司其職,互相噓寒問暖,張羅祭祀吃食,行禮如儀。而我,手摺紙蓮花或元寶喃喃念著地藏經享受親人擁簇的溫暖,就在這樣既哀傷悲痛又迷惘遺憾中,獲得短暫家族和樂融洽,齊聚ㄧ堂的滿足。

 

外婆的三個兒子,如今只剩下大舅一人。我想起二舅蓋棺時,大舅悲痛大哭的蒼蒼白髮與微馱的背影來。書中貞觀外公面對兄弟回來爭財產一事,感慨道~這世上如今要找親兄弟,再找也只有我們三個了!...一回相見一回老,能得幾回做兄弟?尋思至此,真替大舅難過!他是再找不回兄弟了,而眾多姐妹,也因姑嫂關係不善而遠離他幾十年了!不由得想起貞觀外婆勸黃家阿婆的話來~娶著好某萬事幸,娶著歹某萬事凝。

 

雖說貞觀大信之間情緣不是此書吸引我的主因,但二十年後重讀此書才驚覺,有許多印在腦海裡根深蒂固的辭句,原來是從這裡看來的啊~!~

『愛是沒有錯愛的!那人既是你心上愛過,就可以終此一生無所改。』

『人生何以有情?情字苦人、累人、是到了死仍未休。』

『人世的折磨,原來是~易捨處捨,難捨處,亦得捨。』

『感情不論以何種方式解釋,都不能有拖累和牽絆。』

還有『最多的情原是無情啊!

 

這些句子早深藏心底幾十年歲月,也許曾在某年月某天,題在某張精心選購的卡片上,送給某位心中重要的朋友。而貞觀對大信家鄉台北城的虔誠看待之心~台北的寬街擴巷,台北的風露煙雲,又生疏又情親的城郡啊!一切只爲了大信在彼生長。

 

如此情懷,亦是我生命中另一段曾經。少女之心暗戀某位補習班導師,高中的自強活動來到台南府城,踏出車站剎那,呼吸到府城的空氣倍覺親切,因為那位班導正是台南人。這段往事當然盡藏內心底層,但冥冥中似乎牽引著後來追尋的腳步,十幾年後,我嫁做人婦,當了台南人的媳婦。

 

此外,貞觀大信在船邊觀月色唱歌,下船時大信伸手抓她,之後貞觀完全無心聽他唱的什麼東西,滿腦子盡想著~剛才大信抓她那一下,到底是抓她肩膀呢還是拉她衣袖?這種心思,相信是許多戀人的曾經吧!對方不經意的一個小動作永遠在腦海裡盤旋不去,翻來覆去想個不停。

記得在補習班有次暗戀的班導行經身旁,打招呼的拍了我肩膀一下,這一下讓我整堂課無法專心,只一直想著:他拍我肩膀他拍我肩膀,他是用他修長藝術家的手拍我右肩還是左肩啊?...

總說愛情美在朦朧未明時,因為朦朧未明,一切幻想都變成可能的期盼:他剛剛是握我手指頭呢還是摸我的手掌心?她剛剛是對我笑呢還是對後面的同學笑?諸如此類可笑的自問自答,讓初陷戀愛的男女不厭其煩的揣想與自得其樂著。

還是得回頭說大信貞觀分手的一個重點~渺無訊息的痴心等待!

在「停車暫借問」裏頭,寧靜跟爽然也曾歷經類似情況:爽然臥病在床跟寧靜斷了聯繫,之後又因布莊被毀灰心喪志,等到爽然釐清頭緒找去,寧靜已在癡心等待的失望誤解中跟他人訂婚。而在「千江」裏,大信亦是軍中有事在先而生病在後,貞觀一樣在漫長牽腸掛肚的等待中,望眼欲穿伊人的消息。

 

我深深覺得男女情人之間,有目標的等待,是一種對愛情的堅貞與守護;而毫無頭緒渺無音訊的等待,則是最折磨人心的酷刑!一顆心就懸掛在半空中,所有浪漫情懷早被猜疑、恐懼、擔心與生氣所取代。在這樣的心境下,鮮少人能有理性的行為。更何況,愛情,本身就不是太理性的玩意兒。

加上大信跟貞觀兩人,性情相近心靈相契,個性相同的人可以很快被對方吸引,互相傷害起來,殺傷力也是個性不同的人的倍數吧!

 

「千江有水千江月」這本書,如同頁底思 馬中原 先生眾人的書評「很成熟的古典詩」「書中處處是民間傳說之美」,這也是吸引我的地方。從小在鄉下說閩南語的地方長大,見到許多閩南語俗諺躍然於書裡人物對白之間,倍覺親切。看到貞觀家裡七夕搓湯圓包粽子場景,也讓我想起自己在外婆家度過的每年佳節,傳統大竈下方熊熊的木材炭火,鍋裏變換著湯圓粽子與年糕,屋裡屋外蒸騰著節慶的香氣。還有窩在外婆的大床上,天冷入睡前跟著外婆小啜一口五加皮藥酒,腳邊暖著熱水袋的冬夜。以及小阿姨敎我洗澡前要將乾淨衣服折整齊~折正正,才會得人疼~,嚴肅的大姨丈嚴格要求餐桌禮儀,讓我出門在外不會落個沒家教的品評….。貞觀對家鄉土地與親人深切的依戀,是當年離開外婆身邊的我,屢次夢回故鄉不願清醒的依戀

 

似乎言尤未盡呢!但眼已酸澀,是該停筆啦!二十年前讀千江,是少女躍躍欲試情海的浪漫情衷。那時的我也像貞觀,是那大家族裏,見之人喜的小女孩。二十年後再讀千江,已入中年的我比以前多得到什麼,又失去了什麼?

最後終於明白,我讀的不僅僅是嘉義布袋家族的故事與兒女情長,更是讀自己生命歷程裡,所有美麗的曾經與黯然的失落

 

 

十二月版主小羊精彩的心得分享:

 

舊日時光在書頁中,如花綻開;蕭麗紅的《千江有水千江月》讀後

JC  忘情 ------[千江有水千江月] 讀後

 

Tanya 人生自是有情痴 ----《千江有水千江月》讀後

永永  <千江有水千江月>讀後

茱麗葉《千江有水千江月》裏的一縷桂花香 - Floral Scent

Maggie『貪、嗔、癡。笑看人間』---我讀蕭麗紅『千江有水千江月』

風箏  《千江有水千江月》----海風月光故鄉情

Joyce  美麗與哀愁--我讀《千江有水千江月》

zoza  問世間情為何物。重讀《停車暫借問》&《千江有水千江月》

單兒  初見已驚,再見仍然--《千江有水千江月》讀後

貓頭鷹  五常之美──「千江有水千江月」讀後

阿里  心情四曲,多情卻似總無情──「千江有水千江月」讀後

公主  萬種深情只為一份愛-----我讀「千江有水千江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王亞軒 的頭像
    王亞軒

    尋夢飛翔的丫軒

    王亞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