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接了帶狀節目配旁白後,幾乎天天都有CASE要配。
之前接的廣告案子總是以亢奮開心的推銷語氣和聲音表情為主,而課程介紹或地方建設簡介,或教學性質的案子,又多半希望中規中矩,有點知性的FU。而戲劇跟卡通又更是戲劇張力要很足,近年來我更是幾乎都沒有接觸了!
或許如此,所以這兩星期來,我越配,其實心裡越覺得不篤定,也越對自己不滿意。雖然錄音師跟我傳達了~能三八盡量三八一點就對了!~的訊息,但我每拿起稿子就納悶~這~說明作法材料方法的東東,要怎麼三八呢?而聽參考音真的也不覺得有多三八啊!
幾天前到電視台走一趟辦些手續,順便跟監製等工作人員小聊近一小時候,心中漸漸明白了!
其實說穿了,就是要~生活化!也就是像在跟朋友聊天的感覺!而不是廣告產品!
還有,就是要有活力,有活潑有懊惱有興奮有驚訝種種的情緒!
其實根本不是三八!是放入情緒聊天,天南地北的聊天的感覺就對啦!
因為是聊天不是廣告,所以可以隨性加入語助詞,甚至夾雜幾個英語台語字都OK!
回家坐在車上正聽到播放費玉清的歌曲,他輕柔優美的歌聲很好聽,可是當我聽了十五分鐘後卻豁然開朗!
這節目需要的不是溫柔好聽的美聲旁白就好!這樣綜藝性不夠!也就是說~不要費玉清式的旁白,要的是曾國城吳宗憲式的旁白啦!
之前問了朋友聽了節目後的感覺,大家不知是客氣不忍傷我還是怎地,幾乎都說~聲音好聽,很自然啊!進步很多!可是我自己心中一直隱隱覺得不夠!還不夠!但卻又做不出改變!
從電視台回來後,這幾次配音,我不刻意調高聲頻〈我配廣告時,為了顯出年輕,多半會調高聲音的頻率,而那也是我覺得音色最接近美聲的狀態!〉用自然原音去『聊』台詞,而不是『念』台詞!並適時的加上語助詞還有偶而來的台灣國語或是一點底怪腔怪調,配完後,我自己都覺得~恩!比較滿意了耶!
問錄音師,他也說~這樣就對了!我心裡真是開心極了!
可~是~!今天下午配的一集,卻不是很理想!
因為這篇稿子有太多的『**的**』『畫到的地方』這種ㄉ連在一起的發音,是我的死穴啊~!三兩句就來一下,我一直吃螺絲,真是又氣又急!然後多少影響到其他的表現情緒了!
還有,我真的覺得~稿子的內容,多少也會左右我能表現的多三八多生動!比方說這集有太多冗長專業的解說,我真的不知道,這種情況下,無法加語助詞又無法耍寶餘地,怎能變出多有活力的聲音表情啊?
唉!我還是實力不夠啊!繼續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