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寒假至今一連看了四部電影,陪帶女兒看的關係,都是國港片。

一部電影,能有觸動我內心深處的地方,我就會說~滿好看喔!

 

我知道自己哭點很低,但是淚水能洗滌靈魂,從電影中讓自己的眼淚暢快奔流,其實也是人生一大享受!

ps~光看了即將上映國片『三個願望』預告短片,就能落淚的我,實在是太愛哭啦!

同時也心喜~國片貞的日漸昌隆啦~真開心!

 

 

『新天生一對』,仔仔飾演的好賭父親跟小小彬飾演兒子短暫相處的溫心催淚片。仔仔演的頹廢好賭父親,跟兒子短暫相逢相處的點滴真情,為了逼兒子跟母親前往美國過更好生活時的刻意無情嚴厲,催淚指數破表!

 

 

『愛的麵包魂』,尼安東和陳漢典,一個法國回來的麵包師傅和本土麵包師傅,如何爭奪麵包師傅冠軍,陳妍希飾演的麵包店老闆女兒,在舊愛新歡間如何取捨?是選擇能讓她實現出國夢想的法國麵包?

還是懂她疼她的青梅竹馬,繼續守著老店守著家人?

 

 

『陣頭』,父與子兩代根深蒂固的隔閡與心結,如何在傳統與創新融合過程中激烈衝突,與溫馨喜劇收場。

 

 

『桃姐』,原本是單純記錄片的構想,加上劉德華和葉德嫻兩大金馬最佳男女主角飾演重要角色,在半記錄片寫實中,平靜樸實的描述一段沒有血緣關係,卻相守照顧的主僕情誼。

 

 

今天又是星期一,小筑沒上英活所以上半天課的日子。

原本她說想去吃『鬆餅公主』,後來又說想看電影『桃姐』,所以~母女倆就跑去華納威秀看啦!

 

 

夾著金馬獎最佳男女主角的巨大光環,我知道有些人會像我在電影散場後,聽到一個老媽媽跟女兒說的一樣想法~

啊就普普通通的故事而已嘛!還以為多好看!

女兒回說~就是一個日常生活,平實的電影啦!

 

 

我不想在電影剛上映就在文中描述劇情,只是心中小小的感想不吐不快。

我記得金馬獎頒獎給劉德華的評語中,還是劉德華自己說過這些話:

~平常他演得很認真,而這次是他最自然,最不用『演』的自然精湛演出。

 

 

飾演桃姐的葉德嫻,演技從來不受質疑,她在劇中一貫不計美醜的,扮演一個貢獻六十年歲月幫傭的老傭人。不管眼神,動作,甚至每一舉步一彎腰一回眸,可說連毛孔都演技到位!

 

 

而劉德華,第一部給我深刻印象的是『法外情』,也是他跟葉德嫻合演的,那時他的年輕俊俏足以掩飾所有的生澀演技。之後好長一段時間香港電影多到爛,他的演技就一直停留在那裏~除了帥,還是帥!

 

 

近幾年來,也該是人到了一個年紀,歷經人世滄桑,戲也演久了,慢慢的劉德華不再只是帥氣的演員而已,

幾部電影看下來,感覺的出他喜歡那種有內心轉折的戲碼,『無間道』,『門徒』『投明狀』『見龍械甲』等等都是如此。

 

 

看慣了劉德華的帥氣英氣或邪氣演出,在『桃姐』裡,或許我存有期待~期待看到什麼樣令評審給予最高榮譽的,『最沒有演』的『自然平實演技』。

看完後,覺得小小失望。總覺得~劉德華該可以給我更多感動卻沒有。

 

但回家上網路上看見花絮裡華仔說~因為是記錄片型式,所以他用了一種平實鋪陳的方式去詮釋這個腳色。任一段演出你可能都覺得沒什麼,但層層堆疊起來那種情緒感覺,就很強烈!

 

網路上看見這麼一段評語~請反白看得比記清楚

 

不刻意灑狗血是《桃姐》的最高原則,這讓我想起本片的英文片名《A Simple Life》,直譯為:簡單的生活/人生。
人生或許真的很簡單吧。不管成就多大多有錢多受人愛戴,最終總要步入相同結局(死亡)。
而在這趟邁向死亡的旅程中,有「愛」的陪伴,才能讓規律生活,閃現美麗光彩。

 

 

我滿贊同華仔說的。我不斷的回想電影一開始與中間到最後,華仔與桃姐眼神的轉變,真的發現,這是一部內心戲,一部猶如英文片名~ THE SIMPLE LIFE~你會感覺普通沒什麼,卻是活生生在我們周遭,天天上演的真實戲碼。

 

這整部戲的劇情流動和氛圍,或許是有大半人物是真實人生真實安養中心的場景與老人,那種讓人心酸酸糾在一起的感觸是很深的。

可惜的是,回家在上網看些花絮,強烈懷疑上映的電影是剪過一些片段,難怪有些地方,會感覺沒交代清楚,這是很大的遺憾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王亞軒 的頭像
    王亞軒

    尋夢飛翔的丫軒

    王亞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